“全民理财潮”下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
2018-03-02 10:07:40
来源: 江南时报
0评论
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“31个省份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”数据。数据显示,10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水平。其中,江苏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24元,位居全国第五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,“全民理财潮”也逐渐升温。“理财潮”中,投资者该如何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可观的收益呢?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。
储蓄也需合理规划
个人财产的安全离不开谨慎的投资方式。作为最稳健的投资方式之一,银行储蓄自然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。记者在南京市多家银行调查后发现,节后正式上班没多久,银行营业大厅里就有众多客户排队办理业务,自动存取款机也是排了不少人。“年前准备了不少钱用于春节开支,现在还剩下一些,孩子的压岁钱也暂时由我保管。现在的理财方式和平台太多了,不知道该怎么选择,准备先把这些钱存入银行,再慢慢作打算。”前来办理业务的陈女士告诉记者。
相比其他投资方式,银行储蓄安全性较高,但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毫无计划地将手里的钱直接用于储蓄,合理规划依然很重要。相关专家表示,银行储蓄的灵活性较高,建议大家尽量攒下15%的工资,以便用于近期目标、长期目标和计划外的花销需要。此外,投资者还可以记录日常开支,并设定合理的消费计划,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消费计划来合理规划个人支出。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银行理财,收益率要高于储蓄。但银行理财的种类较多,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,要先了解相关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和收益率等,选择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。
谨防潜在理财陷阱
高收益和高风险永远是并存的,有些理财产品表面上看着收益很高,同样的,风险也不容小觑。在选择理财产品时,一定要注意防范风险,切勿一味被高收益诱导。
车险、人身保险、健康保险等各类保险让投资者眼花缭乱,很多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产品的概念模糊不清,往往基于信任而购买理财产品,很难对产品的缺陷或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。投资者在选择保险时若稍有差池,便有可能掉入理财陷阱。记者调 查发现,某保险理财产品在宣传页上标明的保底收益为7%。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7%是五年投资期的收益率,并非年利率,保底收益也指的是保险合同到期后的满期金收入,如果投保人提前退保则无法拿到满期金,只能按照保险公司的保单现金价值获得补偿。投资者在进行保险投资之前,一定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保险知识,并熟悉所购买保险的相关条款,切勿盲目购买。
此外,借贷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虽然能暂时解决借贷者的资金问题,但稍有不慎也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陷阱。尤其是网络借贷平台,很容易对投资者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。
有关数据显示,2018年以来已有88家P2P平台出现问题,其中64家停业,23家出现提现问题。投资者应尽量削减借贷的使用,对信贷评级多些了解,形成自己独立的风险识别与判断能力。
在投资平台五花八门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,投资平台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。对于规模宏大的潜在投资市场,诸如股票、债券、基金等,投资者也要审慎投资。
树立正确理财观念
除了熟悉相关理财知识,谨慎投资外,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也相当重要。民生银行(8.420, -0.08,-0.94%)(港股01988)南京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杜凯表示,个人理财投资一定要首先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。
“首先,积累资金是理财的基础,投资者在理财之前首先要学会积累资金。投资者要做到理性消费,在保证日常生活正常的情况下,把盈余或者固定的资产进行再次投资利用,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。实现资产增值、循环滚动利用,才能拥有持续性收入。”杜凯建议,投资者也要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,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建议。日常生活中,可以从财经杂志、财经广播和电视节目中获取相关的理财知识,也可以向周围有经验的理财者咨询请教。结合自身情况,总结别人和自己的投资理财经验,选择合适的渠道,合理处理金钱和时间,从而提高个人投资理财能力。此外,个人投资理财能力的提高也要学会掌握正确的理财原则。投资理财赚到第一桶金虽然重要,但是要坚持长期理财、合理安排理财的周期,学会让钱生钱,让资产滚雪球似的实现持续增值。
投资理财是个长期的过程,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,警惕理财陷阱,结合自己的财富状况,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,才能让“钱生钱”源源不断。
【责任编辑:执瑞】
评论
全部评论(0)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0评论 2616天前
用户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