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好一分钱,创造十分利——汉阴县探索推行扶贫互助资金管理“11331”工作法观察
2019-07-17 10:11:03
来源: 安康新闻网
0评论
对汉阴县涧池镇栋梁村贫困户刘孝明来说,今年夏天无比“清凉”。肉牛陆续出栏,种牛配种增收上万元,算一算到手的“票子”,幸福可谓如约而至。去年这个时候,购买种牛还差两万块,银行已经有贷款,创业贷款需要有稳定工作的人担保,刘孝明感觉自己快被毒辣辣的日头“烤焦”了。最后,还是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帮了大忙。“到村上花了十分钟把信息录入系统,公示了三天,2万元钱就到手了,利息比银行还低。”刘孝明说,还是在村上贷方便,争取明年把蓝卡升级到绿卡,一次就可以贷3万元了。
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,扶贫互助资金是解决发展产业借款难的重要途径。汉阴县将扶贫互助资金规范运行与创新拓展结合,资金安全与脱贫效益并重,探索了“成立一个总会,开发一套系统,夯实三级责任,实行三卡评级,推行1:1配股”的“11331”模式,使扶贫互助资金覆盖面更广、借款手续更简便、服务更快捷,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,走出了一条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的新路子。
“推行‘11331’模式,就是要让扶贫互助资金既‘看得到’又‘用得到’, 防范扶贫资金趴窝、闲置、滥用的风险,破解资金扩充、借款额度、风险控制等问题,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发挥其应有效益。”汉阴县委副书记、脱贫攻坚责任副总指挥王毅说。
一套系统,让每一笔钱都用得明明白白
“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作为村级自治组织,组织运行缺乏有效监管,存在资金闲置、滥用、不能按时回收、效益不佳的风险,另一方面,村与村之间产业基础不同,所以扶贫互助资金使用也不平衡、不充分,这些问题亟待在实践中破解。”汉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、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中心主任乔波说。
为达到全县扶贫互助资金集中管理、整体核算、调剂调度的目的,汉阴县成立了县级扶贫互助资金总会,在坚持村级协会所有权、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,县总会按照“会员申请——村级审批——镇级审查——县级审核——拨付资金——村级放款”的闭环运行方式,将87个村级协会资金统一收缴到县总会账户,由县总会对各村级协会互助资金集中统一管理、合理调剂使用、实行代理记账。同时,汉阴县历时半年,经过技术开发、试验运行、功能完善,为扶贫互助资金管理量身订做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。
在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中心,系统管理员曾发佑向记者展示了扶贫互助资金“大数据”,会员入会退会、借款还款、统计分析、预警提醒、风险防控系统上一目了然。乔波自豪地说:“通过系统,实现了资料数据留存、信息跟踪处理、程序规范运行、资金透明监管、风险超前防控的目标。”
根据系统监测,县总会定期下发借款到期提醒函、逾期交办单,督促各镇各协会及时催收。年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县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,有效防范资金风险。借助该管理系统,进一步明确和夯实了县、镇、村三级的职责,“县统筹、镇监管、村主体”和“民用村有镇监管县记账”的工作机制,系牢了扶贫互助资金的“安全带”。
“以前手工记账要记好几本,有了信息管理系统后,工作量大大减轻了,同时借还款更加规范了,以前有人把还款时间忘记了,现在系统就能提前催款。”城关镇麒麟村党支部书记杨春雷说:“现在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账目交到了县上,通过系统监管,也能提前防范廉政风险。”
“三卡”授信,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
仁河村村民黄文明也是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会员。去年2月,他在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借了1万元种植菊花,今年2月还清后,又借了1万元。“我现在是蓝卡会员,最多只能借2万元,明年我如果拿到绿卡,就可以借3万元,等我拿到金卡时,就可以借5万元了。所以,我必须到期就还,不讲信用就不能升级。”
为加强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会员管理,汉阴县制定了《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会员“三卡”管理办法》。会员借款期满一年,实行会员“三卡”评级授信,村级协会根据会员缴纳基准互助金的额度、产业发展规模、家庭收入状况、归还借款本金和占用费的记录、道德评议结果、社会信用评价等情况,对会员进行综合评定,将会员分为三种级别,对应颁发金色、绿色、蓝色三种会员等级卡片,享受不同的借款授信额度及其他权益。“蓝卡”为初级会员,经3至5名会员联保,可申请2万元以内的借款发展产业。“绿卡”为中级会员,经1至3名会员联保,可申请2至3万元借款发展产业。“金卡”为高级会员,可直接申请5万元以内借款发展产业。 三卡评级授信,对会员平时“所作所为”也有了要求。乔波告诉记者,县上明确了“三不借”,赌博不借、违法违纪不借、放高利贷不借。“三卡授信”与新民风建设紧密结合,诚信度高、脱贫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获得了更多的机会,他们既是新民风建设的参与者,更是民风转变的示范者。
“以前有些群众对扶贫互助资金认识不足,把借款当拨款。2018年村协会共计发放贷款59笔,没有一笔坏账、没有一笔逾期记录,而且资金都用在发展产业上。会员都知道,如果不发展产业,不按时还款,信用就会降级,以后就不好贷了,通过‘三卡’评级授信,消除了多年来扶贫资金无偿使用的观念,盯紧了资金的流向,有效防控了资金发放和回收风险。”仁河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胡洪早说。
1:1配股,让每一笔钱都产生乘数效应
“自从2015年开始养蜂,我的收入年年增加,2017年就脱贫了,去年我家毛收入超过10万元,这几年从养蜂到开办农家乐,多亏了村上的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协会,每次资金不够时,我就到协会去借,今年又借了2万元,准备将养蜂规模从200箱增加到300箱。”涧池镇仁河村已脱贫户翟真平说起自己近几年的发展状况,激动得声音都高了一度,在众人面前腰挺得笔直。
2015年,翟真平在村上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协会借了5000元开始养蜂,2017年借了1万元开办了农家乐,就这样,他很快就脱贫了,目前,在全村成了小有名气的“养蜂大王”。
“我是2014年加入村上互助资金管理协会的,那时候我只缴纳了1000元股金,去年还领了308元的补助金。因为觉得确实很方便,还给补助,今年我又加了1000元股金。三年没有退会,协会还给我配股2000元,加上贫困户赠股200元,我的股金已经有很大一笔了。”翟真平说。
与翟真平一样,汉阴县每一个村民向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缴纳了基准互助金(单股1000元,最高可缴纳5股)后,不但可以按1:10的比例进行贷款,还可以获得月占用费率3%。的产业补助,只要3年不退会,村级协会就会将财政投入资金按照农户缴纳基金1:1的比例对会员给予配股,配股会员按总股额为基数计算放大借用资金额度。不仅如此,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可享受“赠股”特权,每户可获得赠股200元,让贫困户100%成为会员,享受最方便、最靠谱的产业贷款。
“实行1:1配股和贫困户赠股后,老百姓觉得既方便又划算,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协会,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发展较快。目前,村上协会有扶贫互助资金69.36万元,入会会员156户,累计发放借款99万元,已扶持农户59户脱贫增收。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真正成为了老百姓身边的‘小银行’。”仁河村村支书杨荣明说。
截至2018年12月底,汉阴县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88个,其中县级总会1个、村级协会87个,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4995.38万元,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369.95万元,农户缴纳互助金413.27万元,其他资金212.16万元;入会会员12554户,其中贫困户9846户。累计发放借款4573.36万元,累计扶持农户3340户,带动户均增收5000余元。截至目前,全县87个村协会发放的借款无一笔呆账坏账、无一笔预期记录,“11331”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贫互助资金使用安全难题。
【责编:崇嘉】
评论
全部评论(0)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0评论 2614天前
用户名